banner

口述访谈

  • 陈国球:夏志清夏济安书信中的学者成长史


    【按语】文研院二期访问教授陈国球毕业于香港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现任香港教育大学中国文学讲座教授、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总监与香港人文学院创院院士。从2015年开始,由夏志清夫人王洞女士主编,..

    更多
  • 杰西卡·罗森:除了兵马俑,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


    2017年5月20日-6月6日,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杰西卡·罗森教授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之邀,访问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多场讲座与论坛活动。期间,《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朱可人对其进行了专访,..

    更多
  • 黄进兴:为什么说孔庙是儒教的圣域


    2016年9月,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邀请,台湾“中研院”院士、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黄进兴到访北大;其间,接受了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陆胤的访谈,谈及自己的求学经历、研究理路,及政教文史之..

    更多
  • 樊锦诗:守望敦煌


    夜晚的莫高窟像个沉睡了千年的老人,神秘、静美。从1963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樊锦诗先生一直奉献于敦煌。文研院在这里发送央视国际对樊锦诗老师的一篇访谈,以飨读者。

    更多
  • 黄进兴:把握儒教的历史真实不能仅仅从经典出发


    从经典本身所了解到的信仰行为,与实际是有很大落差的。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把儒教当成是一个真实的历史问题的话,你就不能从经典出发来看待它,否则,就很不容易把握儒教在传统帝制中国的真实情况。

    更多
  • 安德鲁·阿伯特:一次对学习的研究


    在安德鲁·阿伯特的社会学课堂上,学生是被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阿伯特考察学生们的个人生活,他也会实验不同的教学风格。

    更多
  • 李零:“中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西方学者不喜欢讲连续的中国,认为连贯的中国都是虚构的。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不能因为历史的不断变化,就把它全都切碎、化作乌有,精细化的同时还是要考虑整体性。

    更多
  • 邓小南:宋王朝是“稳定至上”的时期


    “历史学能够带给我们一种沉潜探索的能力,让我们得以去寻求自己的魂、自己的根。另外,它长于辨析材料,追溯议题,也带来‘思维体操’那样的训练。”

    更多
1234跳转至 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