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陈平原:生于忧患

发布时间:2003-05-06

导言

 

岁末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病人的生死、同胞的安危,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将推出一系列文章、笔谈,围绕和此次疫情以及历史上类似公共危机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复杂成因及后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也将尝试在古今中外相关的历史经验中,从人类曾经的各种灾难与危机中寻找镜鉴。

 

今天我们推送的陈平原教授这篇文章写于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也于近日为本文撰写了新的按语:发去十七年前文章,供大家参阅。那时家住西三旗,北大封校但坚持上课,我戴着口罩,乘公交车到学校讲课——按规定,课室前两排不坐人。目前这个谣言满天飞以及半隔离状态,起码还得持续二十天。各位关心国事,但不必整天看/传小道消息,那样会加剧郁闷的。除了力所能及的公益及自保,尽快平静心情,该做什么做什么(比如读书或撰写博士论文)。吸取我们这一代教训,或三月或两年或十年,不断激动、惶恐与埋怨,等到事情过去了,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陈平原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本文原刊于200356日《北京晨报》,刊出时改题为《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此次推送转载自论文衡史公众号,鸣谢授权。

 

陈平原教授

 

生于忧患

| 陈平原

 

面对满街白花花的口罩,还有电视里抗击SARS,打赢首都保卫战这样悲壮的标语,真的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很少。问题在于,这个紧张的度,是否恰如其分。没做过问卷调查,但印象中,年长一辈的似乎更沉得住气些。这里有阅历深浅的区别,更重要的则是,最近十年,中国的路走得比较顺,年轻人普遍相信明天更美好,很少有面对挫折乃至灾难的心理准备。

 

2003年4月27日,长安街几年前,针对中国人否极泰来的预言,以及此后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想象,我曾大泼冷水,主张在风头正健的新世纪畅想曲上,添上古老的消寒图。明末刘侗等人所著《帝京景物略》,描述民间借点染梅花记录九九脚步的消寒图,最后两句深得我心: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蜡蚤出。对于世运变迁的关注,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味,对于恶劣环境的抵御,以及对于命运不确定性的理解,此等民间智慧,仍然值得今人借鉴(《坦然面对新世纪》,《中国文化报》19991231日)。写那篇文章时,并非基于对中国政治结构或经济形势的理性分析,只是隐约觉得,想象中国人从此摆脱厄运,一路凯歌,未免过于乐观。学文学的人,很容易记得老祖宗的教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记得十多年前,那时读书作文还有很多框框,偶然在文章中提及忧患意识,被明眼人举报,说是拾存在主义的余唾。这真是有点抬举我们了。萨特、卡缪的书确实读了几本,但所谓的忧患意识,更多地得益于传统儒家,得益于涕泪飘零的中国现代文学,得益于艰难崛起的80年代中国。尤其是后者,我相信,很多中年以上的人都记忆犹新。你可以说孟子的教诲早已深入人心,也可以说萨特的思想恰好迎合了当时读者的心理期待,但很难说忧患意识是舶来品。

 

鲁迅有句名言,叫直面惨淡的人生。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你都能隐约感受到这一点。面对苦难,征服苦难,这是许多优秀作家写作时压在纸背的情怀。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当然,你可以闲适,也可以幽默;可以欢乐,也可以散淡。但我以为,绝大部分文学名著,其底色是面对苦难,向死而生。这么说,似乎过于郁闷、悲凉,其实不然。此类作品给人的阅读感受,更多的是热爱生活,鼓起肉搏虚空的勇气。古希腊悲剧的净化说,在我看来,依然有效。

 

不只文学如此,日常生活中,性情的陶冶与人格的养成,也都是艰难玉成。前天电视里报道,某SARS病愈者接受采访时称,这场病让她真正领会了什么是生活的乐趣。只有曾经身处绝境,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这点,古今皆然。章太炎《自定年谱》里有这样的话: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这是经验之谈。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有某种生活体验——尤其是面对苦难的体验,那时,不管读书还是作文,才会有深入骨髓的感觉。

 

重提生于忧患,是有感于年轻一代生逢其时,中国在走上坡路,里里外外都感觉良好,很可能忘了人世间还会有挫折、灾难乃至倒退。这样的心理状态,无法抗御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加上这些年来谈读书,注重的是实用性的知识,上至管理大全,下至炒股诀窍。作为赚钱或谋生的手段,读这样的书,无可非议;可那些没有现实收益的书籍,比如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等,相对被忽视,则实在很可惜。表面上,学校里开设了各种政治课程,可那管的是政治正确,与我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心理承受能力,关系不是很大。后者,主要靠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以及课外阅读来完成。

 

不只是在校学生,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或偏于实用知识,或偏于消闲娱乐,而相对忽略了很可能沉重、艰涩、没有实际用途的人文类图书。这一偏差,有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也有学者放纵的缘故。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有同等的意义,害怕好为人师的指责,而宁愿和光同尘,博取尽可能多的掌声,我以为不可取。人心本就趋易避难,更何况最近几年,太忙碌、太功利、太得意的中国人,难得体会那些即便近在眼前的人生苦难。这可不是好现象。

 

为了控制疫情,北京市政府已经下令,暂时关闭所有娱乐场所。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何妨乘此机会多读点书——读点不太实用的人文方面的书,既养身,又养心。不一定亲历苦难,通过有效的阅读,触摸历史,体会人世的艰难,养成慈悲情怀,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同样十分重要。

 

SARS会过去的,但人类还将面临很多苦难。改变近年国人得意忘形的心态,以及急功近利的阅读趣味,或许更是当务之急。

 

2003429日于京北西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