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讲座 166】王立铭:新冠肺炎——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2020-02-15

 

                    

科学·文明系列·文研讲座166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海内外。如何科学的认识这次疫情的起因、发展与防治前景?值此特殊时期,北大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于215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联合举办一场线上讲座,主题为新冠肺炎: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汇集多学科专家,集思广益,加以探讨。本场讲座主讲人王立铭,现为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客座教授、浙江大学教授,是一位致力于科学普及的优秀科学家。三位评议人则来自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的多元背景,分别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研究总监、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

 

王立铭教授

 

王立铭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和目的:通过梳理新冠疫情背后的医学与科学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对抗此次疫情。本次讲座,王立铭教授通过基础介绍、复盘梳理、防治措施、未来展望四个模块,对波涛汹涌的新冠疫情做出系统的梳理与呈现。

 

王立铭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是引发本次疫情的病原体,简单地说,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特殊类型的细胞,包括上呼吸道上皮、肺部之后,就会引发统称为新冠肺炎的疾病。之后,他接连就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进化路径以及临床上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走向这三个维度,提示听众注意,科学界和医学界对新冠病毒的完整面貌的探索仍有很大空间。

 

接着,王立铭教授试图以复盘疫情的方式来回应当前科学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他充分肯定了确诊病原体过程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并认为此次远比十七年前攻坚SARS疫情好得多。同时,对于人传人的预警,王教授认为,在检测到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之后,或许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或新技术的应用做更大胆、更超前的预警,而不必等到大规模流行病学的情况发生。

 

新冠病毒结构图谈到疾病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防治的问题,王立铭教授认为,在武汉决战、全国严守的防控下,新冠病毒要么会彻底销声匿迹,要么会像流感一样在人类世界长期存在。根据对比发现,新冠肺炎疾病严重程度与SARS有所不同,反而像一次比较严重的流感。当然他同时强调,流感本身并不是一种很轻微的疾病,与普通感冒不能混为一谈。另外,由于此次新冠潜在症状较轻微,还没有确诊的患者数量级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长期存在于人类世界也是有可能的。基于这样的判断,疫苗或特效药无疑是对抗如此大规模流行病的第一选择。但王立铭教授同时提醒听众不可过于轻信特效药或疫苗立刻能够上市应对此次疫情。

 

无论是柯立志还是瑞德西韦(Remdesivir),原本都是为了应对其他疾病的药,且功效也仅限于个案,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双盲随机临床实验。因此,目前来说,并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特效药。而疫苗的研发规律也提示我们,即便有政策的绿色通道,新冠疫苗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对于当前疫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特效药,并不等于不能治。目前采用的补液、辅助呼吸、抗病毒等支持疗法,能给予大部分患者足够的时间凭借自身免疫力消灭病毒。

 

图A为着色处理后的新冠病毒图,图B为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新冠病毒在王立铭教授看来,此次疫情作为一次突发紧急的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单纯从科学医学角度加以理解,而须进行涉及社会全方位管理的系统性思考。他首先谈到公共舆论中的谣言传播。减少谣言,传递高质量信息的关键在于保证信息公开透明——真相要比谣言得快才行。进一步,他认为,在传递信息,尤其是涉及医学专业信息时,要用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以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为例,这句话在科学上有道理,但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理解起来就稍显费劲。

 

另外,王立铭教授还提到本次舆情发酵中的一个现象,即人格化形象(如钟南山)对传递有效信息的重要性。他认为,公众更愿意相信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这表明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有专业背景的人格化形象对于公众接受理解信息、防止谣言和恐慌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最后,王立铭教授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专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不亚于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涉及预警与隔离时间、隔离方式、保障物资运输等,须公共管理专家配合解决。因此,未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公共管理和科学专业分析如何有效互动将变得极为重要,比如:专家意见如何快速触达公共管理者,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平台供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一个在兼顾各方的同时又基于科学决策的公共管理政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突发事件。

 

王立铭教授在讲演时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给诸位评议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评议环节,唐金陵教授对此表示赞赏,认为短期内的注意力还应当集中于扑灭和控制疫情,疫苗和药物开发并非当务之急。他表示,目前,疫情状况仍处在爬坡上升期,但病例数和患者增速表明,过去一段时间的防治措施和力度是有效的。然而,现在仍是最严峻的时刻,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唐教授说,如果将疫情早期比作傍晚,那么现在正处在半夜十二点——我们远远没有到达黎明。尤其考虑到接下来的状况,复工和开学必然会增加传染机会。因此,他建议大家习惯新的生活方式,减少聚集机会,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稍感不适立即去医院。唐金陵教授强调,疫情的控制仍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随后,翟介明博士从一线临床医生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次疫情值得反思的地方在于,病毒研究机构、流行病防治机构以及临床医生之间以何种方式加强信息的共享、联动,以便做出科学研判,更快切断传染源,更有效保护易感人群。他提出了一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科室建设的改革建议,即平战结合——在平时诊治一般疾病,但在战时应该设有应急响应系统。目前,这一措施在各省市地区还不够完备。我们虽有顶层设计,但是落实到地方感染科设置上,却并没有针对传染性比较强、易致重症的呼吸道疾病设置完备的科室体系。此举导致以收治传染病为特点的专科医院救治能力薄弱,仍依赖综合医院专业人才支持。因此,他建议,将传染病建成大专科,并建立综合性传染病医院。最后,翟介明博士特别提到,当下我国传染科人才流失严重,若未来建立平战结合体系,要以财政措施来支持这批专业人才,鼓励他们投身于传染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

 

讲座最后,张静教授进行评议。她表示,科学家们的见解使其收获良多,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则在于为什么在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层面来推动科学精神尤为重要?。她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诚实、真实、尊重事实。现代社会,人们相互依赖生存,尊重公共利益对每个人都十分关键。科学精神呼吁人们和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利益、情感以及有限的经验保持一定距离。更进一步地,她表示,科学精神需要依赖批评来推动。因此,对信息和知识的批评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决策的基础。社会政策依据知识、依据科学,才能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本次讲座以视频录像的新形式着力呈现了科学家、医生和社会学家对于新冠疫情的不同介入方式,为听众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当日播放量逾二十万次,引发热议。

 

观看方式

扫描二维码观看讲座视频

腾讯医典·视频·微视·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