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晚,“近代中国的思想、制度与文章”系列论坛、“北大文研论坛”第一百一十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主题为“章太炎的小学、文学与哲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孟琢引言,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陆胤主持,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林少阳、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周展安出席并参与讨论。
孟琢老师以“章太炎的语言哲学及其‘文’的世界”为题进行报告。首先,孟琢老师探讨了章太炎在唯识学的视域下对语言本身的思考。孟琢老师指出,章太炎的语言哲学带有很明显的东方特点,在融贯了佛学与庄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带有时代关切的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语言哲学。章太炎在唯识学的传统下,通过辨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界定语言的性质,进而以“还灭性”论述语言的本质,自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彻底反思契入真如。在章太炎此种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下,孟琢老师指出,章太炎的语言学同时具有排遣和建立的双重框架:自排遣而言,他破名家诡辩之执,破言义统一之执,破执名为实之执,由此消除了偏执的文化分别带来的不平等。可以说,章太炎思想的革命性和他的语言哲学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自建立而言,彻底的排遣并未指向价值虚无,孟琢老师指出章太炎强调需要建立真谛的破执和俗谛的建立的中道。通过引用《墨子》,章太炎认为“同”是建立语言文字的基础,即语言文字的共性。共性就是语言文字的社会性,在历史中形成的特定族群中的共同的约定俗称的关系。“同”是中道的基础。章太炎语言哲学体现在如何证成“同”能够成为语言哲学的依据的问题上。就语言而言,“同”表现为语言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约定俗成”的历史过程造就了语言的稳定性与民族特质,语言和历史也构成了国粹的基本内容。
最后,孟琢老师探讨了章太炎的思想革命与他的语言传统之间的关联。“还灭性”的语言哲学突破了二元对立的结构,也成为理解章太炎矛盾思想的启示。在这种语言哲学的统摄下,“文”的世界体现出革命性和保守性的统一。孟琢老师引用林少阳老师在《鼎革以文》中的一段话指出,齐物哲学是“文”的革命的最严密、最彻底的思想形态。语言排遣指向理性排遣,章太炎全部的革命思想都能够从中找到依据。在章太炎的认识中,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化认同的根本,他始终反驳那些要求颠覆民族语言传统,颠覆民族文化独立性的主张。章太炎“保守”的背后是令人感动的爱国之心。此外,把握语言文字的脉络和系统,也是文学复古的起点——文学复古的起点是先求训诂,通过激活古代词汇、双音造词的方式,来沟通古今,使得语言传统焕发出新生机。章太炎从真谛走向俗谛,一方面开发出激进的革命性,又呈现出对于传统的捍卫,两方面能够得到内在的统一。从章太炎的语言哲学出发,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章太炎的小学世界和文学世界。
而后,论坛进入讨论环节。林少阳老师指出,孟琢老师的《齐物论释疏证》突破了小学、文学与哲学的学科分界,是第一本从小学、佛学和庄子思想三个角度对《齐物论释疏证》进行的疏证,为近年章太炎研究的一大贡献,令对《齐物论释》望而生畏者稍可接近,令锲而不舍者更进一步,堪与庞俊、郭诚的《国故论衡疏证》为双峰并峙。
与此同时,林少阳老师指出,章太炎从早年的《訄书》初刻本起便关注荀子,后亦以荀子糅合庄子和佛学。若是谈论章太炎的语言哲学的话,荀子应该如何在章太炎《齐物论释》中定位,可能是一个课题。其平等观自此时也是糅合佛教和荀子。在《齐物论释》中章太炎的平等观更是糅合荀子、佛学、庄子于一体。虽然章太炎的平等观与自由主义传统有着相通之处,但也与之不同。章太炎重视、尊重差异,强调尊重差异就是平等。抛开章太炎的佛学去谈论诸子学,是不全面的,反之亦然。因为《齐物论释》显示出章太炎的佛学是以庄子为基的佛学。他的佛学是在他的思想体系内重构的佛学。在此意义上他的佛学也许并不纯粹。
林少阳老师亦提示,章太炎的学术始终是经世致用的,即使是其语言哲学也有此面向,是与其政治哲学揉为一体的。我们必须区分两个章太炎,一个是民族主义的,为中国这一共同体的章太炎,这是积弱之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然反应;另一个是努力重构中国思想的普世价值的章太炎,这是源于共同体又超越共同体的。这也是顾炎武所说的“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所谓“亡天下”就是失却传统中国普世文化之上作为原理的“中国”。这也是令“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中国”。“天下”体现了“中国”对他者、对世界、对人类必须有的伦理责任。在此意义上民族主义者的章太炎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其警觉的。儒学普世主义与世俗化的基督教左派普世主义之共产主义思想结合的思想史背景,也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重构“天下”原理的企图(后者开始以无政府主义思想出现)。
通过细致的佛学概念辨析,周展安老师对孟琢老师的部分分析内容作出评价。第一,周展安老师对于章太炎的齐物论哲学思想与他对于语言文字领域的看法在什么层面上能够勾连提出问题。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固然有“离言说相”的说法,但这里的“言说”与《文始》、《新方言》等语言学著作中谈的语言,是否是同一个语言?此外,《齐物论释》中的“有相分别”和“无相分别”中“相”是相状的意思,“名言”也是这样的,这些恐怕不是一般语言学上的“语言”,而是对相状进行描述的概念,是对“语言”的执实。这种“相”是否可以与“取像”之“像”互换,也可深入探讨,“取像”之“像”联系着太炎对语言之起源的认识。第二,周展安老师认为应谨慎处理“众同分”与“以百姓心为心”的关系,将“众同分”与“百姓心”置于一处似乎有待再解释——前者作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表示的是范畴、类型的意思,是一种假立的法;而后者是阿赖耶识,或者说藏有万法种子的藏识。可以说,这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在真谛与俗谛的问题上,章太炎把俗谛看得更为重要,认为真谛向俗谛倾斜,俗谛是更根本的,所以才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二者并非等同的。
第三,周展安老师认为章太炎的论述中存在两个意义上的“平等”。一种是在论述秦制、五朝法律、土地制度时的“平等”,与现代启蒙哲学的“平等”概念接近;而《齐物论释》中的“平等”有新的含义,即在万法都无自性,无内在规定性这一个意义上的平等。这里的平等是和空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平等性智。这两个层面的平等还需要作出细致区分。周展安老师认为这需要整体把握《齐物论释》所处的历史脉络,认为其中的“平等”针对的是当时在文野分界中将中国放在“野”的位置上的说法,其对立面是晚清喧嚣一时的文明等级论。章太炎想要颠倒文野架构,是对这种说法的抵抗。第四,我们既要看到章太炎对于佛学的娴熟运动,也要看到章太炎的佛学不是典型的,而是混杂的。他对佛学有很多发挥,比如对唯识旧师的批评,以及将唯识经典和真心系的《大乘起信论》交替引证。分析章太炎对佛学的引用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应该去分析章太炎和佛学的区别。太炎之前,以佛证庄的做法所在多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太炎方法的特点——和佛学的关联是知识化的,和佛学的区别则更能看出太炎自己的思想创造。最后,周展安老师还指出《齐物论释》试图以经典文本收拢时代问题,其中有着对于当时流行话语如进化论、公羊学、无政府主义等的拆解,需要看到其中独特的政治哲学视角。
论坛现场
接下来,孟琢老师对上述评议进行回应。针对林少阳老师的评议,孟琢老师对两个章太炎的说法表示相当认同,从这也能够回应周展安老师关于“平等”的质疑,即丰富的多层次的“平等”概念恰恰反映了两个章太炎的丰富性。而如何定位荀子是理解章太炎学术演变的根本视角,近年来自己一直也在关注。针对周展安老师的评议,孟琢老师指出,理解章太炎的根本困难之处在于,他对于众多思想材料有吸收理解,也有突破,存在很多自己的发挥。但章太炎的发挥并不意味着他错了,而是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独特之处。针对语言问题,章太炎作为中国语言文字之学的创立者,他对“语言”的认识是有层次的:从文字、语言的辨析,到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联,再到概念(究竟名)和语言的关系,以及作为研究本体的语言和作为一种文化项的语言的统一(前者基于普通语言学的视域,后者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他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呈现出清晰的层次,并不存在割裂的现象。针对“众同分”和“百姓心”问题,如果立足原教旨主义的辨析,“心不相应行法”是不足以和“无尽缘起”形成的“百姓心”相对应的。但如果考虑到太炎的思想创见,性质就不同了。我们要结合太炎对“心不相应行法”的整体态度来进行理解,这也是解读《齐物论释》的一个难点。论坛最后,林少阳老师补充,亡国的章太炎和亡天下的章太炎与俗谛的章太炎和真谛的章太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关联起来。
“近代中国的思想、制度与文章”
系列论坛
第一场
主题:近代文史视野下的古典文体传统
主讲:成玮(华东师范大学)
与谈:谢琰(北京师范大学)、张治(中国海洋大学)
主持:孟琢(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场
主题:章太炎的小学、文学与哲学
主讲:孟琢(北京师范大学)
与谈:林少阳(香港城市大学)、周展安(上海大学)
主持:陆胤 (北京大学)
第三场
主题:近代经学功能的转化
主讲:陈壁生(清华大学)
与谈:吴飞(北京大学)、华喆(北京师范大学)、高波(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场
主题: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兼谈对中国近代制度史研究的思考
主讲: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
与谈:安东强(中山大学)、韩策(北京大学)、孙明(北京大学)
主持:高波(中国人民大学)
第五场
主题:近代译学与文章形式
主讲:张治(中国海洋大学)
与谈:李奭学(台湾中研院)、高峰枫(北京大学)
主持:季剑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