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论坛140】发现通天洞:通向早期人类的生活世界

发布时间:2021-06-22



“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系列



2021年5月15日下午,“文研论坛”第140期在线举行,主题为“发现通天洞——通向早期人类的生活世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作引言。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何嘉宁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系“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人群的迁徙与生活世界”系列论坛第三场。



于建军老师首先对通天洞遗址发现和发掘的情况作了基本介绍。通天洞遗址位于中国西北边疆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南。2014年文物普查时,张铁男研究员在这一区域发现大量青铜时代陶片,次年新疆文物考古所进一步实地调查,初步判断此处可能为青铜时代遗址,2016年正式开始主动发掘。遗址环境为“V”字形结构、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通天洞遗址一号洞,洞口呈扁平的弓形,而非花岗岩地貌发育典型的椭圆形,应是堆积厚度大、填埋洞口所致,由此可以判断堆积的大概厚度。一号洞内还有四个较小的洞穴,其中北侧的可能通向了山后。于建军老师表示,新疆地区此前一直没有发现明确的旧石器地层,通天洞发掘的主要目标正是解决新疆是否存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问题。为此,考古队采用了洞穴内外探方、周边调查的方法,也引入遥感、物探等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进行发掘。


经过近五年的发掘,通天洞考古工作收获甚丰:其一,新疆首次开展洞穴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发现明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中期缺乏典型遗址的空白。洞中石器组合种类多样、材料多样,具有典型的莫斯特三期、勒瓦喽哇技术特点。大量动物化石遗存被发现,部分有人工切痕。初步判断,当时生活的动物有棕熊、犀牛、野驴、野山羊、小型食肉动物等,动物组合与同时期欧亚草原的基本一致,进一步的动物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植物考古则主要采用浮选法,遗址中莎草科和藜属植物较多,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环境及其变迁。值得注意的是,洞中还出现了保存较好的火塘遗迹,可见三个相互叠压的灰堆,年代约为4.5万年以前。清晰的多重用火遗迹,为探讨史前行动者的流动性、季节性和空间利用格局提供了重要证据,将是今年遗址发掘、研究工作的重点。此外,尝试在土壤中采集古DNA等研究,也是进一步突破的方向。


其二,通天洞考古发掘的一大收获还在于,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可能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叠压的文化层。于建军老师介绍了发掘的详细过程,并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典型遗存:考古工作者最早按照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的惯例,使用5m*5m的大探方进行发掘,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后,则改用1m*1m的小探方,利于更加全面的采集信息。在近地表的地层有早期铁器时代的铁刀出土,以下则是青铜时代遗存、少量的细石器,经过间歇层后又出现了连续三层旧石器时代的遗存。间歇层中有大量生土和岩砾,厚度最大处超过1米,发掘一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坚持向下清理后,终于发现了典型旧石器时代的地层,经王幼平老师判断,确为旧石器时代无疑。此后的发掘和记录因而改变了方法。


在洞外旷野处的发掘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虽然近期人类活动对旷野处造成了破坏,考古队还是发现了青铜时代的石棺,出土有花纹各异、形制不同的大量陶片及各类石器。其中的陶饼、石轮和石勺可能与原始手工业和矿业有关;还可见灰坑、灶坑和柱洞,与俄罗斯在阿尔泰山北的发现类似。于建军老师推测其可能与早期祭祀活动及分食有关。二号洞外的探方中,地层发现了大量反复使用火的遗迹,对这些用火遗迹分布、着火中心点位置的进一步确定和研究,有望揭示当时居民使用火、控制火的具体情况;探方6-7层浮选出了碳化大小麦麦粒和黍粒;6-8层出土有石器和陶片,9层没有遗物,10-12层则有年代距今13000至8900年的细石器。这也是新疆第一次发现明确的、连续的细石器地层。于建军老师认为,在出土细石器的地层进一步扩大发掘,可能能够发现这一时期的陶片,进而为新疆细石器时期的判断提供更加明确的线索。7层中发现的锡青铜铜管,可能说明公元前4900-4800年左右仍有少量的锡青铜使用。


总体来看,遗址中出土的陶片、石器等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与切木尔切克文化相近的特点。结合遗址附近其他墓葬的发掘情况,于建军老师认为,阿尔泰南麓青铜时代的文化更多地继承了石器时代的技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关于遗址使用的具体年代,大量碳十四测年分析的结果显示地层年代在距今8900年和5000年之间出现了长期的中断。这是否也意味着这一时段人类活动的中断,仍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其三,通天洞遗址还发现了目前新疆最早的黍,国内最早的大麦、小麦,显示出其作为农作物传播交流通道的重要价值。二号洞穴外探方中碳化的黍年代与大小麦相当,也距今约5000年,采样、浮选的结果显示,黍在遗址所见的农作物中比例过半。其四,在通天洞遗址周边的调查也有所斩获。遗址内部没有大量的石材,经过调查,推测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原料可能来自通天洞以北的北沙窝等多个遗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在阿勒泰地区进行了石器遗存情况的全面调查,各遗址的石器特点均与通天洞出土的遗存相类似,包含莫斯特三期的典型石器。


于建军老师指出,随着近年来发掘工作的进展,我们对于通天洞遗址的认识也不断深入。首先,考古工作者注意到了通天洞遗址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变化。遗址1、2号洞洞口均朝西,冬季西风盛行直接灌入洞内,很不适合人类冬季居住。据电法物探和探地雷达的结果显示,遗址中洞穴对面背风向阳面的岩壁地下很可能也有堆积深厚的大型洞穴,供早期活动者冬季居住;而大块岩石包围的近似于开口朝北的“U”形羊圈,同样发现了早期陶片和石器残块,也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其次,北侧道路周边和遗址的核心区之外也发现了大量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一号洞、二号洞以外,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处洞穴遗址、一处外围的岩棚遗址等。这些发现为认识通天洞遗址的内涵,构建文化序列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其五,通天洞遗址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早期文化之间的具体关联。通天洞遗址位于阿尔泰山南和塔尔巴哈台山之间较为平坦的东西向通道上,适宜早期人类居住。在史前东北亚地区的整体视野中,它又可能与阿尔泰山北俄罗斯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以及这一区域其他遗址之间发生着较为频繁的人口迁徙和技术交流。适宜的环境和便利的交流条件使得旧石器时代人类选择通天洞作为长期居住的家园。遗传学的研究也显示,阿尔泰及其邻近地区位于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的核心区域。通天洞遗址的进一步发掘也有可能为现代人扩散的新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于建军老师认为,通天洞遗址早期的文化交流与这一区域此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交流与发展一脉相承,阿尔泰山南麓一直是文化碰撞、交融和传播的重要区域,我们需要对此作整体性的理解。进一步来看,对周边区域的研究显示,这一地区黍、麦等作物的传播可能存在一条北方的线路,通天洞遗址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顺着这条线索,观察频繁发生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我们也有可能追踪到史前时代“北方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演变。


于建军老师总结道,通天洞遗址是新疆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激活了新疆的旧石器考古,将新疆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推至四万五千年,延伸了新疆的历史轴线。这也是新疆第一次经考古发现细石器明确的连续地层。它还是新疆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发现了国内最早的大小麦,以及新疆目前最早的黍。遗址地层中连续的文化堆积,为构建新疆的史前文化序列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认识新疆史前史提供了线索。最后,于建军老师还介绍了发掘的经验、发掘过程中公众考古推广的尝试,分享了遗址发掘给当地带来的现实效益,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发掘、研究的具体方向。



讨论环节,王幼平老师表示,通天洞遗址处在远古时代东西方人类迁徙扩散的关键节点上,发掘工作确实提供了超乎意料的重要发现。世界视野下,近十年来,丹尼索瓦人的相关发现改写了我们对现代人迁徙扩散的认识,而通天洞的发掘也对研究其在这一地区的迁徙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其次,通天洞旧石器遗存的发现也可以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意外之喜,填补了北部边疆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第三,这更是新疆地区旧石器考古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把新疆人类活动的年代上限提前到了距今4-5万年前。


王幼平老师还提到,通天洞遗址的保存情况较好,如果后续没有更早地层的发现,目前挖掘的地层底部出现的用火遗迹可以视作早期人类首次进入这一地区、进行活动的记录。而旧石器时代以上地层的几次空白和间断则大致可以与已知的气候寒冷时期相对应。整体来看,通天洞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从人类进入这一地区以至青铜时代的完整剖面,有助于构建新疆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框架。与东部暖湿地区对比,它还揭示了中高纬度干旱区史前人类活动的间歇性特征——气候温暖时期人类活动活跃,而寒冷期可能有中断。


何嘉宁老师其次发言,补充说明了遗址发现的具体过程。何老师介绍,于建军老师在发掘过程中遇到疑似生土层和角砾层后,依然克服困难向下发掘,尝试发掘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体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问题意识。这也为之后的考古发掘工作开拓了思路:遗址发掘不应为研究分段所局限,需要前后贯通的视野与方法。


与会老师在线讨论


随后,李水城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提出,发掘中遇到疑似生土的地层应该尝试继续向下发掘,的确经常能有进一步的发现。通天洞旧石器的发现,能够为研究东、西方两套石器系统的传播与交流提供线索,对于梳理文化传播的具体线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距今8000年以下,通天洞遗址地层的间歇与文化的中断也应被重视。新石器时代欧亚草原北部的文化零星分布,遗址堆积薄、规模小,对其文化遗存的情况不宜过度高估。随着暖期到来,距今6000年、4000年上下有两次大规模、自西向东的人群迁徙,对西伯利亚地区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可能也影响到了通天洞遗址的文化面貌。如于建军老师的报告中提及的锡青铜铜管和部分陶器,可能就与阿凡纳谢沃文化有关,仍有进行比较研究的潜力。李老师提示,讨论判定具体文化归属的问题,应该结合整个西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文化面貌展开研究。


李水城老师进一步谈及通天洞遗址谷物来源的问题。李老师认为粟和黍应当是由甘肃经河西走廊进入这一区域的,结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境内的考古发现,可以勾勒出一条自东向西的交流路线。于建军老师提及小麦可能由北方传入,但西西伯利亚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现过明确的农业遗存。小麦自中亚沿伊犁河谷传播,而后向北传入这一地区的可能性更大,通天洞与其南侧文化之间的交流值得进一步追溯。从小小的通天洞放眼整个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能够极大加深我们对这个遗址、这一地区文化面貌的具体认识。


李肖老师最后总结道,通天洞遗址的发掘为我们开启新疆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希望于建军老师带领的团队在未来的发掘中,能够延续科学、扎实的研究态度,将通天洞的考古信息最大化的呈现出来,为研究新疆早期人类情况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

人群的迁徙与生活世界”系列论坛


第一场:从小河墓地到北方墓地——死亡之海中的古印欧人寻踪

引言人:伊弟利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主持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与谈人:段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周力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一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秦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点击跳转,阅读纪要


第二场:绝域探孤城——大唐西域草原的统治中枢

引言人: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刘子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付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点击跳转,阅读纪要


第三场:发现通天洞——通向早期人类的生活世界

引言人:于建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水城(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何嘉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第四场:绿洲的进退——新疆的植物、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

引言人:李承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进业(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肖方(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原馆长)


第五场:徒步克里雅河——沙漠河段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历史启示

引言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