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郭小雨:从“猜忌”到“文明”——休谟论混合政体的方式与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5

2023 年4月25日下午,文研院第十四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八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研究员郭小雨作主题报告,题目为:“从‘猜忌’到‘文明’——休谟论混合政体的方式与意义”。 第十四期邀访学者陈壁生、郜同麟、胡成、鞠熙、廖钦彬、林岩、宋婧、王辉、谢地坤、姚治华、余辉、翟韬、张震、朱天曙、西村阳子、Isaac Bazié,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郭小雨老师首先澄清了报告的主题,即把休谟对“混合政体”的讨论置于18世纪“英格兰政体”的问题域之中,指出使“英格兰政体”成为问题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其次,郭老师希望在对休谟著作的整体把握中,分析其批评“混合政体”的思路,进而厘清休谟从“猜忌”入手理解的“混合政体”,借助了怎样的人性基础,蕴含着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最后,郭老师认为,在面对无法回避的大众政治和商业社会之时代剧变时,休谟提供的政体解释允许借助“猜忌”等激情,从一种有等级的传统过渡为奠基于个人以特定方式来行动所建立的规则体系,这也是休谟提供一套英国史叙事旨在建立的“文明”意涵和方向


在第一部分,郭老师提出,18世纪的“英格兰政体”之所以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是由于它既是英国政制古老、特殊传统的自然延续,又相当早地在普世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了超出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和理论设计的问题。为了揭示这一点,郭老师将休谟的生平和写作放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面对的重要政制问题中进行讲述,特别提示了在这一段时期,“英格兰政体”于议会与君主、财产与权力、中心与边缘三个互有联系的层面面临的现实张力,并强调,无论是传统的政体理论,还是当时有相当大影响力的自然法理论和契约建国理论,都很难回答“英格兰政体”于上述三方面的秩序构成方式——这个在18世纪主权不清晰、法权不完备、中心被挑战的“英格兰政体”,一方面需要借助休谟的“混合政体”批评和复杂的政体生成史叙事进行理解;另一方面提示我们,不能认为英国在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之后,就具备了“虚君共和”式的议会主权,走上了奠基于个人自由与法权之上的现代化道路,毋宁说,“英格兰政体”的意义恰恰在于安顿在这种标准现代化叙事中被剔除的部分。




接下来,郭老师着重分析了休谟批评“混合政体”的逻辑:休谟思路的特殊性在于,英格兰政体作为“混合了大量君主制的共和制”,并没有通过“混合”达到“一体”(concord)、“一致”(union),甚至“宽和”(moderation),而是出现了比自由更极端的“放任”,以及比君主统治更极端的“奴役”;造成这种结果的关键原因,被休谟归因于“猜忌”(jealous)。郭老师指出,首先要看到,休谟对“混合政体”的判断揭示出他与当时理解政治秩序之流行思路的距离:在人性基础上,休谟的“混合政体”结果既不支持顽强自保或纯粹自爱的解释,也不支持“自然社会性”的判断;在政治关系上,休谟提示的“混合政体”危机预示着既难以用“独立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制衡”来达成政治秩序的外在统一形式,又难以用在财产等社会关系的变化与权力关系的变化之间建立自然、直接的联系,来完成以社会经济之构成作为政治秩序之基础的解释。如此,就让理解“猜忌”变得格外重要。洪特:《贸易的猜忌》,2005其次,通过对休谟全部文本中120处使用“jealous”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归纳,郭老师希望让大家看到休谟使用这个词的方式和趋势,尤其是它建立的《英国史》与《论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以及“最难以驾驭和控制”的猜忌的出现场合,都证明在英格兰混合政体“内部”讨论这种独特情感之生成史的政治意义。最后,结合《人性论》中休谟对情感产生机制的分析,郭老师说明了“猜忌”的生成过程:这种情感需要在对他人的想象或与之的真实互动中,获得特殊的、比较性的快乐,从而增强与加固原有的“直接情感”,如此得以确认和再现“自我”,进一步地,“自我”与“他人”的落差呈现出来,将“快乐”变为“痛苦”,出现“猜忌”的激情乃至行动。郭老师强调,这种情感运动过程在哲学上可以有非常丰富和多样的解释,但这里重要的是认识到,休谟还为这一运动提供了对应的政制生成史分析,也就是说,有“猜忌”实际上意味着存在一种已经获得人们“同意”的情感联结方式,进一步地,存在一套有等级、有规则的政治秩序和社会关系,而且,人以一种特定的状态将自己置于这个秩序关系之中:在解释“政府的起源”时,从“直接情感和利益”到“间接情感和利益”的产生就被休谟用来描述政府从成立到规范化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感和行动获得了确定的方向和效益。


在报告会第三部分,郭老师得以阐明,“猜忌”不仅意味着一种激情和行动,其频繁出现意味着既存在一个长期的权威及围绕其组织的,有等级、有规则的利益分配与执行系统,又有不同身份、地位、财产的人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要求,在不断确认自己的存在状况中为整体提供的运转动力——这是“混合政体”更深的意涵。进一步地,对此二者的承认和知识也让“猜忌”有可能被转化为一种有序的、服从规则的对自我利益的增进,这让休谟能够在保守“英格兰政体”传统秩序的同时将大众政治、商业社会乃至边缘团体纳入原有的政制轨道中。


讨论阶段,与会学者就郭老师所讲内容及其在各学科不同视角下能够给出的回应进行了讨论。最后,会议在热情、有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