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推出“海外来信” 呈现全球学人的理性坚守

发布时间:2020-04-21


自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文研院通过新媒体平台,设立多个栏目,积极组织学术讨论,分享学术信息,展现人文知识界在疫情面前的团结和友谊。其中海外来信栏目,依托文研院遍布全球多地的学者网络,邀请他们以视频、文章等形式,呈现他们对包括疫情在内的历史上公共危机的观察与思考。


二月中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的多位学者率先响应文研院的邀请,录制了视频讲座,并陆续在文研院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此次合作得益于马普所科学史研究所现任所长薛凤(Dagmar Schäfer)教授的积极支持。她曾于2019年秋季学期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并在文研院开设物质文化史的方法和实践工作坊,反应热烈。在马普所的系列视频中,三位学者从数字人文、科学史、医学史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和分析灾难、疫病的成因和影响,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突出优势,也让我们看到国际学术共同体在此危机时刻的团结和友谊。

 

其中,马普所科学史研究所的陈诗沛研究员是数字人文领域的专家,长期以来带领团队将数字方法与中国地方志的研究结合,在数字时代展开新的探索。她在视频中分享了如何利用新近开发的数位工具LoGaRT研究中国历史中有关蝗灾的记载。借助不同的数字化工具,全面准确地检索中国古代地方志不再是学术上的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在已被充分使用的资料中开辟出新的研究路径的困惑。

 

陈诗沛研究员视频截屏

 

马普所科学史研究所的博士后孙萌萌在视频讲座中,分析了恶劣天气以及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在20世纪,天气预测系统和相应的控制方法尚未成熟,当时由恶劣气候给人们所带来的损失并不比流行传染病小。恶劣天气和病毒一样,都是人类无法彻底消除的潜在威胁。人类对于气候研究的重点在于观测和管理,更在于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

 

孙萌萌博士后视频截屏

 

Martina Schlünder教授的视频讲座,带领读者回到了一战时期, 展示了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爆发及其疫苗开发研制过程。在研究中,她翻转了传统的病菌史和流行病传染史研究中的人类中心观点,转而观察虱子在一战后人类寻找伤寒疫苗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视频在详细介绍疾病爆发和疫苗研制的同时,也强调了生物医学中的动物试验品对于生命科学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性。作者也从后人类的视角引领我们思考:科技如何协调人类和非人类的生命?

 

Martina Schlünder教授视频截屏

 

三月以来,中国国内的新冠病毒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这场全球流行病的风暴中心开始移向国外,在全球多地蔓延。文研院积极联络了多位身处海外的北大教师和相关学者,通过他们的观察与描述,带来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看待疫情的多元视角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的杨治宜教授本学期正在柏林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人。随着欧洲防疫形势日益严峻,柏林高研院已取消了学术活动。在海外来信栏目特别撰写的绿林疫影:危机时代的非常与日常》一文中,她由柏林高研院的日常场景开始,穿行于非常时期的柏林与法兰克福,勾勒出疫情阴影下的德国社会。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法兰克福大学主楼 IG Farben Haus

 

同在欧洲进行访问交流活动的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副教授自法国发来了《从会饮独酌”——法国南特高等研究院访学记》。20201月,章老师来到法国南特高等研究院(Institut d’études avancées de Nantes)担任访问学人。南特高等研究院吸引了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为推进知识上的南北对话提供了平台。尽管疫病肆虐,高研院停止了面对面的集体聚会,但没有停止思考,而仍然以在线研讨形式开展讨论。这篇发自欧洲新冠病毒 震中地区的文章,为读者带来思想现场的震撼。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章永乐副教授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季剑青目前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访问学人。他在海外来信栏目撰写的文章《重建小的共同体》中谈到随着美国确诊人数的迅速扩大,危机状态从理论概念变成现实境遇。季老师从自己在哈佛大学的访问生活出发,探讨这场猝不及防的疫病带来的智识、情感和伦理上的挑战。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美国萨默维尔街景

 

与中国风月同天的日本也在四月中迎来了疫情高峰。文研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教授于去年年底受邀访日,东京大学国际高等研究所担任特任教授,因疫情滞留他自东京为海外来信栏目撰写《疫情下的东京大学国际高等研究所》一文,对研究所的学术生活加以介绍。樱花飘落之际,思考仍在继续。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葛兆光教授(右)和羽田正教授合影

 

本次全球性疫情中,发展中国家尤为脆弱,文研院目光投向欧美以外的第三世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程莹老师因疫情滞留在南非通过她海外来信栏目撰写的《隔离的历史与当下——南非疫情手记》,读者得以关注到在数字时代几乎消失的南非贫困群体和种族隔离带来的特殊历史遗产。在大多数人为手机和电脑上实时更新的疫情信息而感到焦虑恐慌时,南非的弱势群体甚至缺乏稳定的基本生活条件。在疫情加重他们日常生活负担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南非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阶级问题。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程莹助理教授(右)

 

海外来信呈现的国际观点不仅仅来自海外学人的经历,也包括了与北大师生站在一起的外籍教师现任北大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客座教授,巴西著名文学研究学者弗朗西斯科·福特·哈德曼(Francisco Foot Hardman)教授向读者们展示了一位外国学者的坚守。自20198月起,哈德曼教授在燕园开展教学工作。随着新冠病毒防控形势的升级,他体验了中国强有力管控措施的行之有效,也为万里之外巴西国内疫情的蔓延而担忧。受巴西媒体的邀请,哈德曼以日记形式记录下北京的生活点滴与感悟,表现出一位巴西知识分子对人类团结抗疫的呼吁。文研院在北大西葡语系师生的帮助下,摘译了其中多篇日记。在文中,教授对中国的防疫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var/folders/wy/znygbq9x50lbyv6btk8v8h78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哈德曼教授在北大葡语专业课堂上

 

环球同此凉热中,限制入境、航班停飞、城市社区的隔离,关闭了我们熟悉的互联互通的渠道。我们从未曾像今天这样,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又在心理上接近和共鸣他人的生存处境。文研院 海外来信栏目,将继续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主题,提供人文学者审视疫情下的社会与人情的多重视角。


 

撰稿人:赵相宜


点击链接,跳转至文研院”海外来信“栏目:http://www.ihss.pku.edu.cn/templates/xw/index.aspx?nodeid=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