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探索空间的历史与实践——记文研院第十三期邀访学者燕园寻访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01

2022年10月27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三期邀访学者内部交流会(第五次)在静园二院111举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唐克扬研究员作题为“我为什么研究空间的历史和实践”的主题分享。同期邀访学者王振忠、潘光哲、Enrique Dussel、金以林、应星、赵晓力、Keith Woodward、万海松、张小刚、徐欣、李成晴及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参加了交流会。会后,唐克扬研究员引导邀访学者共同寻访校内古建遗迹,探索百年燕园的过往与未来。


邀访学者漫步校园,寻访燕园古迹


首先,唐克扬老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本科就读于光学工程专业,初步有了技术性的观照,硕士时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并对博雅塔的由来产生兴趣。接着,在芝加哥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的过程中,有机会在耶鲁大学看到燕京大学档案,发现燕园的营造过程不止是建筑很有意思。对史论和实践的关系之认识,促成了他下决心从事建筑设计研究,因此串联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哈佛大学的学习中,他最终形成了个人的问题意识——在空间里“看”历史,而历史本身也是关乎这样那样“空间”的。接下来,唐老师介绍了他目前关注的研究课题——日常空间的创新,并指出此一当代命题背后的误区:第一,把创新空间仅看成一类视觉奇观;第二,把空间看成外在于人的客体;第三,是把创新空间看成无所不能的主体的替代物。结合燕京大学的老照片、老地图等实例,唐老师展示了建筑学的专业读图对空间研究的意义,并提出将建筑视作“日常生活的容器”这一思考视点,认为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未必一一适配,而是有着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同意义的转换。这意味着,要在现代人的生活现实中重新认识日常生活和地方经验,绝不止是一种实际考量,但也不是“纯粹”的建筑学。唐老师区分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三个层次:图像的觉醒或者启蒙(建筑学作为社会沟通手段),回到日常生活和地方经验(建筑学作为一种人类学的“技术”),以及最终“走出日常生活和地方经验(人文主义视角内蕴的矛盾性及其出路)”。他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实践恢复当代世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意味着关注点从官方到民间,从个人到集体,从本体到无意识的转换。


唐老师指出,关于建筑的思考,他所秉持的方法论是将“我”视作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的连接点。结合燕南园老照片、燕南园测绘地图、如今博雅塔的照片和燕园所在街区的航拍照片等,唐老师强调了他对以下议题的重视,即微观地理学的“现地”考证、设计背后的审美及其流变、广义上的地理学之于校园规划的重要性等。唐老师精彩的分享引发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中西建筑风格和实践的比较、燕园建筑设计规划今昔比较等展开。唐老师带大家游览了燕南园、未名湖区和校园北部,并向大家讲解沿途建筑/空间的特点及其建造历史。本次邀访学者交流会也在热烈的实地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张诺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