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科技与艺术

F

点击下方讲座标题,阅览详细内容 

 

文研讲座

1纪要 |【文研讲座01】锦绣诗心:记樊锦诗教授的演讲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

2纪要|【北大文研讲座38】韩启德:医学是什么?

 

韩启德院士以《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开篇,阐明理解医学发展历程,对明晰医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韩院士从轴心时代前谈起,指出在轴心时代前有医术但没有医学。虽然有生必有死,有人必有病,有病必有医,但主要通过占卜、巫术等方式结合宗教信仰仪式,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同时,当时虽然出现了断肢固定、脱臼复位、外伤包扎、草药、炼丹等没有理论指导的原始的医学行为,但还称不上是医学的诞生。

 

步入轴心时代,东西方传统医学兴起,全世界同时有了理论的发现。韩院士指出,其特征表现为首先是脱离了神的依赖,客观的来观察病人,通过人的观察而不是神的旨意,在哲学思索中获得符合逻辑的理论,用以解释身体和疾病现象。比如在西方出现了四体液学说,强调整体,主张自然、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维护体液平衡,预防疾病。虽然对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着不伤害病人的底线。希波克拉底(BC460-377)开始有了这个理论体系,这才有了医学。从那个时候开始,医生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也要求医生具有美德。同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医学。先秦时期就有人搜集这方面的知识,到汉朝一直不断整理,逐步形成了《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体系下建立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脉象、辨证施治等理论体系和基于整体的诊治方法。此后的罗马时期,传统医学进一步发展。盖伦(AD127-216)将人体分为心、肝、脑三大系统,继承和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学说。他通过触诊、切脉、尿液观察,盖氏制剂的治疗及雄辩能力,成为当时的名医和御医,被后人称为医圣。同时期中国的东汉,张仲景(AD150-215)完成《伤寒杂病论》,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的医圣。不明本论者不可以为医,《伤寒杂病论》为中国医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华佗采用茵陈蒿叶治疗黄疸,发明了麻醉药物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锻炼身体,也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成果。

 

3纪要|【北大文研讲座39】王杰:听音识数,赏乐辨形

4纪要|【北大文研讲座49】詹启敏:健康中国——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与医学人文

5纪要|【北大文研讲座57】吕植:三江源与游牧民的未来

6纪要 |【文研讲座108】薛龙春:王铎的两种书写 ——兼及明代以来书法的作品概念

7纪要 |【文研讲座109】缪哲:从灵光殿到武梁祠——汉代帝国艺术的复原

8纪要 |【文研讲座114】余辉:王翚距离黄公望有多远——重新发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9纪要 |【文研讲座121】王瑞芸:杜尚与西方当代艺术

 

西方艺术到了1980年之后,改变极大。过去在上千年中,西方艺术一直注重写实(古典艺术),强调自然美;到了近现代时期,西方艺术开始放弃写实,更强调艺术风格本身的多样性并注重形式美(现代艺术);进入当代时期,西方艺术却变成了不要美——自然美和形式美一起都不要,而且允许一切手段和材料都可以进入艺术区域,甚至让艺术脱离绘画、雕塑,成为行为,成为过程。现在,这种新类型的艺术获得了一个新的名称:当代艺术,其特点是注重作品的思想和观念表达,作品的样貌不再被看重,甚至常常以脏、乱、差的样子呈现出来。艺术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一切起于一个人,一位法国艺术家杜尚。我们值得来了解,为什么杜尚要把艺术变成这样,他那么做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他的做法对艺术如此重要和珍贵。

 

10纪要 |【文研讲座130】乔治·夏勒:荒野的呼唤——六十年守护自然之旅

11纪要 |【文研讲座133】尹吉男:雅集之后的图像与政治命运

12纪要 | 【文研讲座149】吴国盛: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13通知 |【文研讲座153】王扬宗:中国院士制度及相关问题探讨

14通知 |故宫与故宫学”·文研讲座159】肖燕翼:古代画仿代者的揭示

15通知 |【文研讲座160】高彦颐:从景德镇工匠传说看工艺技术传承与创新

16通知 |【文研讲座161】薛凤(Dagmar Schäfer):灾害与数字人文

17通知 |【文研讲座162】梁其姿:日常食物的价值——酱油制造与中国历史

18纪要|【文研讲座165】江晓原: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封神背后的商业化操作

19纪要 | 王立铭:新冠肺炎——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文研论坛

1纪要|【北大文研论坛10】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

2纪要|【北大文研论坛44“e考据与文史学门的新机遇

3纪要 |【文研论坛77】美学的历史化

 

新语境、新感觉、新艺术,呼唤新的美学形态。美学,作为艺术观念的抽象表达,不应是对既有哲学体系的推演,而应是对新艺术形态中蕴含之可能的把握和呈现。既有美学话语在解释新艺术现象时的乏力,说明它已失效。那种架空式介绍和讨论美学观念的研究方法,更是在建空中楼阁、植无根之木。研究者只有回到既有美学话语生成的历史空间、把握其生成逻辑,才可能为新美学话语的生成创造基础。如此,将美学研究和文学史、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做有机结合,回到具体现象和作品,也就变得十分必要。

 

美学的历史化既是现代美学的发生特征,也应是当代研究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将抽象概念与抽象历史对接起来,而是在具体的历史场域和问题域内提取范畴。中国美学回到中国历史中去,西方美学也应回到西方历史中去。这种历史包括了社会史、艺术史和哲学史等不同层面。循此方法,美学研究的理想状态是既能把握住特定概念的历史变迁,也能呈现出概念背后的历史动因,既试着去解释具体现象,也在继续深化对经典文本的阐释。这肯定不是新方法,但目前而言,或是一条可取的路子。

 

4纪要 |【文研论坛87】基因编辑与科学伦理

5纪要 |【文研论坛88】以王羲之的名义——右军书法的传摹与转化

 

 

未名学者讲座

1纪要|【未名学者讲座14】贾妍:帝国图景——亚述浮雕的时空叙述与仪式表达

2纪要|【未名学者讲座15】张剑葳:栖于高山之巅——中国古代的山居形态

 

 

静园雅集

1纪要|【雅集02】祁小春:王羲之的《十七帖》诸问题

2纪要|【北大文研雅集03】黎晟:宋代帝后像研究

3纪要|【雅集04】黄小峰:宋画的迷雾——对若干传世画作断代的再检讨

4纪要 | 【文研雅集06】交响乐的谜语:从贝多芬到马勒

 

王纪宴教授首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视频。演奏《告别》第四乐章尾声时,演奏团团员纷纷依次离场,直到仅剩两名小提琴演奏者和一名指挥,而后两名小提琴演奏者也都离场,最后仅留下台上的一名指挥,及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以海顿为首的乐团团员企盼休假而不得,让乐长海顿设法使主人意识到他们该休假了而创作;另一种解释则是,主人手头不太宽裕而想要解散乐团,乐团成员不愿失去工作而让乐长海顿创作此曲。何种解释才正确?这便是一种谜语。在电影《魂断蓝桥》中,伴随男女主角离别场景的《友谊地久天长》则接近于第二种解释,此处的音乐为他们将来的重逢及最终的悲剧埋下伏笔。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则饱含谜语的成分。《谜语变奏曲》包含十四段变奏,其中每首变奏曲前都有不同的缩写字母或绰号,而作者埃尔加偏偏不指明它们分别代表谁,让大家来猜谜。随后,王纪宴教授为我们播放了《谜语变奏曲》的第九变奏,这段变奏在相当漫长的铺垫之后便是极为辉煌的高潮,非常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王纪宴教授指出,事实上我们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已经不再关注它的谜语的答案如何,而更加关注音乐本身。交响乐本身寓意的难以领悟,也是交响乐作为一样的存在而面临的最大挑战。

 

5纪要 |【静园雅集07】韦力:清代版本琐谈

6纪要|【雅集08】刘昂:明清民国时代的文人歌唱——正本清源话昆曲

7纪要【静园雅集10】杨浪:地图的发现

8纪要|【静园雅集11】张鸣:宋人唱词听歌风习漫谈

9纪要 |【静园雅集12】孙柏:热闹热闹眼睛” ——十九世纪末的西方演剧与晚清国人的最初接受

10纪要 |【静园雅集13】李长声:茶道和日本的美意识

 

李长声先从日本茶道中的三千家说起,现今日本比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及千家流派有着深厚关系。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晚年隐居后,千家便分裂成三大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这便是三千家。茶道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生意,千家善于经营,在茶道界独大。茶道延续主要靠血脉和权威,即封建的家元制度。

 

李长声简要介绍了茶道的产生背景与历史渊源。道教早于佛教传入日本。在平安时代,主要是指知识分子的技艺。从中世到近世,逐渐加入伦理性,纷纷演变为艺道,于是,茶道一词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较之茶道这种颇具玄意的表达,茶汤的说法在日本更为普遍。千利休曾说,茶汤,就是把水烧热,点茶,喝,而已。《广辞苑》载,茶汤招待客人,点抹茶,并且设筵开席,也即茶会茶道用茶汤修养精神,钻研交际礼法。随着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茶道作为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涉及建筑、园林、美术、工艺、饮食乃至宗教、思想、文学、艺能等方方面面。例如茶室属建筑范畴,露地(茶庭)属园林范围,茶具属于工艺,点茶和饮茶的动作又可看做是一种表演行为。因此,李长声认为,以茶道为题,几乎能道尽日本文化。

 

11纪要 | 【静园雅集14】邓淑苹:赏玉、识玉——谈玉品与玉质

12纪要|【静园雅集15】赵慧萍:木版水印技艺与其当代价值

13纪要|【静园雅集16】王辛敬、陆宗润:书画装裱与修复

14纪要 |【静园雅集17】萧梅:谁的呼麦——亚欧草原寻踪

 

 

以往,在国外学者所勾画的亚洲呼麦分布图里中国是缺位的。因此自2009年于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政府间委员会(Fourth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28 September to 2 October 2009)通过了以中国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呼麦之后, 国际学界没有停止过相关呼麦归属的讨论。而在中国境内,伴随申遗前后,这一原本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内蒙古境内不多见的、流传在阿尔泰地区,跨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多个中亚民族与地区的歌唱艺术,瞬时如春风吹生,在内蒙古地区显示出茁茁生机。相比于蒙古族的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长调而言,当下的呼麦已经形成了蒙古民族又一族性象征的声音。这一现象背后除了政治、民族认同以及特殊声音技巧的影响力等因素外,是否存在着支撑上述因素的、并为内亚诸族所共享的声音结构、乐感和审美?讲座将基于田野考察,讨论呼麦声音形态的核心结构及其延伸。

 

15纪要 |【静园雅集18】徐芃:京剧的民国唱法及其现代性

16纪要 | 【静园雅集19】刘铮:现代北大学者的西文藏书

17纪要 |【静园雅集22】新变里的传统——大书《冷冰川》品读会

18纪要 |【文研雅集24Natalia Molebatsi:生存之歌——非洲女性诗歌与音乐

19纪要 |【静园雅集26T.M. Krishna:音乐作为社会镜像

20纪要 |【文研读书15】毕加索与立体主义——《毕加索传》研读会

 

多文明工作坊

1纪要 | 多文明工作坊第一期:张新刚、贾妍

2纪要 | 多文明工作坊第二期:王洪喆、陈侃理

3纪要 | 多文明工作坊第三期:林丽娟、付马、范晶晶

 

1

1、讨论纪要|日本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脉络和方法

2纪要|钱理群教授新著《岁月沧桑》研讨会

3纪要 | 【论坛】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

4纪要 | “‘抒情传统论述的流播与回应专题学术座谈会

5纪要|十九世纪美国的历史遗产学术研讨会及对话会

6纪要 |“书法的物质性与历史研究工作坊 (北京场)

       纪要 |“书法的物质性与历史研究工作坊 (安徽场一)

       纪要 |“书法的物质性与历史研究工作坊 (安徽场二)   

7纪要|【讲座】苏珊·施赖布曼:回到未来——人文学科中的数字化研究

 

施赖布曼教授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先主动了解了在场听众对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基本了解。紧接着,她围绕演讲主题对学界现状作了简短的分析。施赖布曼教授指出,现存许多质疑的声音——数字化的研究是否让人文学者不再阅读?有没有让他们远离了传统的细读?然而以她个人的研究情况来看,事实根本并非如此,这些纯属误解。人文学者在数字化研究时代下,仍然需要同等数量的阅读,只不过他们现在能够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阅读。数字人文并没有改变人文研究的种种缘由,在本质上,它改变的是我们参与研究的思维和路径,而且能让我们提出传统研究方法不能启发和解决的议题。

 

随后,施赖布曼教授开始介绍她所处的位于爱尔兰的工作机构An ForasFeasa,里面提供各种学习和实习机会。研究者在有限的学习和雇佣期限中,会因为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呈现和阅读,而保持充沛的研究热情。通常在项目结束后,他们也能继续自己的研究计划,以丰硕成果回报这一领域。施赖布曼教授指出,在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的努力下,数字人文研究逐渐形成一种学术文化,尤其是分享和协作的文化。研究者不断进行数字化探索,甚至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相关探索。其实数字化的做法最初根植于工程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这本来就与传统人文有较大差距。那么,对于人文学者来说,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是制作这些原始材料或工具,而是去创建相关理论。但是,施赖布曼教授也注意到,不同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存在侧重点的区别。针对文本、声音、图像等不同的研究对象,有各自相适应的一套方法论。可是数字化本身,不应当就此被视为纯粹的工具,它应当紧密结合着研究思路。再从后续影响的角度观之,数字化研究成果的开源特质,还能进一步造福更多研究课题,或者形成新的学术合作。因此,从研究理论到方法,从知识生产到编码,已经汇聚众多研究者,数字化研究的文化从中得到充分酝酿。

 

8纪要|项洁:数位人文视野下的类书研究

9纪要 | 【座谈】关于中国的艺术史研究——西方与中国的视角

10纪要 | 【圆桌会议】毛里奇奥·维罗里:共和主义与现代政治

11纪要|回首我们的知识道路研讨会

12纪要 | 文研两周年论坛:历史解释与当代意识

13纪要 |【文研两周年论坛】中国文明及其世界处境

14纪要 |【文研两周年论坛】思想史与社会实践问题

15纪要 | 十六国北朝佛教与民族圆桌会议:思想与文本——南北朝佛教、道教的经典结构与解经实践

16纪要 | 【讲座】尾崎文昭:东京大学中文系与鲁迅研究会的中文传统

 

东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国语言及文学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鲁迅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形成了自己的鲜明传统;也在中日文化交流与传播,增进两国学界、文化界以及民间的了解互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架设友谊和沟通的桥梁作用。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东京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中心力量的鲁迅研究会,在日本的鲁迅研究界独树一帜,也深刻地介入了战后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而从鲁迅研究会成长起来的几代学者,也成为日本学界研究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

 

毕业于东京大学中文系的尾崎文昭先生,曾经长期任职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为日本当代有影响力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研究者。他将作为亲历者,在本次讲座中追忆自己在东京大学攻读中文的岁月,以切身的传奇经历和精彩的细节记忆,为听众呈现日本学界深厚而丰富的中文传统,并以自己富于洞见的思想力为日本学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化与思想历程提供一个反思性的观照视野。

 

17纪要 |【文研三周年】思想史与艺术史

18纪要 |【文研三周年】文学与法学

19纪要 |【文研三周年】考古学与人类学

 

 

 


上一篇:科技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