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西学在中国

D

点击下方讲座标题,阅览详细内容 

 

文研讲座

1纪要 |【文研讲座13】李奭学:明清西学与文学

2纪要 |【文研讲座14】傅汉思:汤若望译《矿冶全书》(1556——东西方大分流中的有用知识

3纪要 |【文研讲座26】米歇尔·赞克:中世纪行吟诗人——诗歌与爱情的诞生

4纪要 |【文研讲座27】沈语冰:塞尚、科学话语与早期电影——论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绘画与视觉机制

5纪要 |【文研讲座32】格雷厄姆・默多克:再会马克思

 

2017424日晚,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北大文研讲座第三十二期第一场在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举行。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部文化与经济教授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作了主题为再会马克思的讲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赵斌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后,赵斌老师首先对默多克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紧接着,默多克教授以两个问题开场:我们如今为什么读马克思?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对现代传播能有什么了解?前一个问题将引导我们对马克思生平与思想进行梳理,并最终为第二个问题提供初步的解答。这两个问题是贯穿默多克教授系列讲座的线索,借此我们将发现马克思在当下的价值。

 

首先,默多克教授以思想史的方式梳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他强调了马克思的家乡特里尔市(Trier),这是法德边境,一个在拿破仑时代曾长期处于法国治下的小城,马克思和当地人一样,对法国思想传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尤其是理性主义和法国大革命思想。马克思一生都牵挂着法国的政治形势,并写出了三本杰出的关于法国政治的小册子(pamphlet)。日后,这个法国浪漫主义式的马克思转变为经济学的马克思,其原初的道德立场是一以贯之、未曾改变的。

 

6纪要 |【文研讲座34】瓦尔特·米尼奥罗:文艺复兴的隐暗面——全球殖民性与美洲的早期现代经验

7纪要 |【文研讲座35】冯象:约伯解放上帝——再论好人为何受苦

8纪要 |【文研讲座62】维罗里:马基雅维利的共和式自由理论

9纪要 |【文研讲座72】弗雷德·克莱纳:罗马肖像——真实还是虚构

10纪要 |【文研讲座73】傅无为:坚持,坚持下去!——阿比·瓦尔堡笔下作为自我心智画像的《马奈与意大利古代艺术》

11纪要 |【文研讲座73】傅无为:有障碍的摄影——瓦尔堡美国之行的图片

12纪要 |【文研讲座81】大卫阿米蒂奇:启蒙运动的黑暗面——世界主义与内战

 

关于世界主义的当代理论将它与有关对话、宽容和不断扩大的社群和交流空间的基本承诺联系在一起。它与其他更具冲突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如特殊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对立,并且滋养着有关文明化与和平化的目的论历史。本次讲座通过追溯世界主义与国内冲突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特别关注革命的年代作为一个显著的世界主义和内战激增的时代,对这种有关世界主义的简单假设提出质疑。世界主义和内战被“civitas”city/城邦)这个观念联系在一起,它是确保和平的有组织的人类共同体,但正如从西塞罗到奥古斯丁的罗马作者提醒后来人的那样,它也是公民同胞或civescitizens/公民)之间反复出现的毁灭性冲突的舞台。这一罗马传统暗示,生活在城邦中易于招致内战;事实上,只有那些建立了城邦生活的人,才有内战之虞。世界主义可能曾被构想为这种城邦内部冲突的一种解决方案,但它的普世主义具有未曾意料的悖谬后果。通过扩大城邦的界限,世界主义将内部冲突的舞台扩展至囊括全人类:正如马吕斯·彭眉胥(Marius Pontmercy)在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质问的那样,内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存在外部的战争这回事吗?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战争不都是兄弟间的战争吗?通过暗示所有人类都是同一个共同体的公民,它也使有关全球内战的观点可堪思索,这一观点由卡尔·施密特及其追随者阐发,并在最近由研究跨国恐怖主义的分析者们激活。

 

13纪要 |【文研讲座83】叶启政:韦伯之理念型中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14纪要 |【文研讲座85】约翰·基恩:米歇尔·福柯《性史》(1978

15纪要 |【文研讲座89】王庆节:海德格尔与卡西尔——康德哲学的批判之批判

16纪要 |【文研讲座92】尤里安·尼达·罗姆林:结构理性——实践理性的一个哲学阐释

17纪要 | 【文研讲座97】伊丽莎白·克莱门斯:公民捐赠——自发行动与美利坚民族国家的形成

18纪要 |【文研讲座101】赖建诚:科举与封圣——皇帝与教皇的优势独占竞争策略

19纪要 |【文研讲座102Frédéric Brahami :法兰西共和理想的危机

20纪要 |【文研讲座121】王瑞芸:杜尚与西方当代艺术

21纪要 |【文研讲座126】应星:比较历史分析的源流辨析

22、纪要 |【文研讲座130】乔治·夏勒:荒野的呼唤——六十年守护自然之旅

 

乔治·夏勒(George B. Schaller),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作家。他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在非洲、亚洲、南美洲都开展过动物学研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展工作的西方科学家。

 

夏勒在全世界帮助建立了20多个自然保护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开展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工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全球最伟大的三位野生动物学家之一。1980年他被中国政府邀请在四川开始对大熊猫进行行为学研究;1984年,夏勒博士成为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藏北羌塘开展研究的外国人,并由此开始了他在藏北长达十几年的调查。他曾首先把藏羚羊数量急剧减少与绒毛贸易相联系。他的努力促使美国禁止血腥贪婪的沙图什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对藏羚羊的保护。

 

他的著作等身,声名享誉全球,其言传身教和科学方法培养和激励了无数的年轻一代。

 

23纪要 |【文研讲座137-1】波特伦·谢弗德:欧洲如何崛起——经济知识在制度构建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4纪要 |【文研讲座137-2】波特伦·谢弗德:随机系统中的价值转形问题

25纪要 |【文研讲座137-3】波特伦·谢弗德: 经济学的普适性——现代经济学对古代欧洲资本主义形态的解释力

26纪要 |【文研讲座140】克里斯托夫普洛夏松: 圣西门与欧洲思想之变

27纪要 |【文研讲座144Glenn Most:怀疑者多马——看,触碰与信仰

 

人们大多以为自己对怀疑者多马了然于心,多马把手指探进耶稣的伤口,可是深究起来,故事的来源《约翰福音》没有只言片语证实这一说法,反而截然相反。追溯贯穿近两千年的文学与艺术历程中显而易见却根深蒂固的误解,为我们反思理解和误解如何促进人类交流并将其复杂化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首先,我探讨这些传统的起源,即对观福音的终章,正是这些章句构成了《约翰福音》结尾的背景;约翰的独特叙事成为后世诸多版本的怀疑者多马的故事的终极文本基础。然后,我将讨论接受和改变这一根源最为重要的三大传统:《新约伪经》以及后世文本对多马故事的不同阐发;从教父神学到反宗教改革派对约翰叙事的解经传统;从古典时代晚期至17 世纪初以来对这一故事的视觉表现的图像学。

 

28纪要 |【文研讲座147Carlo Ginzburg:塑造人民——马基雅维利,米开朗基罗

29纪要 |【文研讲座148】于尔根·科卡:关于资本主义的纷争——一个历史学家的观点

30纪要 |【文研讲座149】吴国盛: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授

 

 

文研论坛

1纪要 |【文研论坛22】洪堡理念与德国大学的历史发展

2纪要 |【文研论坛60中国现代文明语境中的马克斯·韦伯国际学术研讨会

3纪要 |【文研论坛66】西学的中国形态:晚清以来的曲折路径

4纪要 |【文研论坛77】美学的历史化

5纪要 |【文研论坛78】萨缪尔森与辉格思想史观

6纪要 |【文研论坛81】学术的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对话

7纪要 |【文研论坛82】海德格尔与中国

8纪要 |【文研论坛87】基因编辑与科学伦理

9纪要 |【文研论坛89】追寻失落的幸福:网络时代重读奥斯汀

 

 

未名学者讲座

1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01】易平:自由的海洋,还是封闭的海洋?——古典国际法视野下的海洋秩序   

2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05】孙飞宇:西斯廷的圣母与多拉的神隐——弗洛伊德多拉的案例研究

3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11】黄淳:品位之争——罗斯金《现代画家》的创作背景

4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25】张新刚:修昔底德论城邦内乱

 

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不仅记述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而且着重墨梳理了这场战争期间所发生的城邦内乱,本讲试图阐明内乱实际上构成了与战争并行的一条线索。具体来说,我们将力求澄清关于修昔底德内乱模式的争论,讨论民主与寡头斗争的真实意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从雅典的角度分析和梳理了帝国与其民主意识形态的关系,最后以雅典在前411年的内乱为考察对象,探析修昔底德关于克服内乱的混合政体思想。

 

5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26】吴天岳:西方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哲学史反思

6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27】刘淳:图像中的叙事:会讲故事的古希腊瓶画

7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29】闵雪飞:弑神诗人佩索阿——读组诗《守羊人》第八首

8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32】卢白羽:进来吧,因为这里也有众神!——《智者纳坦》里的启蒙与宗教

 

本讲以德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莱辛的戏剧《智者纳坦》为出发点,探讨启蒙运动与传统启示宗教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读《智者纳坦》之中包括指环寓言等几个重点段落,本讲希望勾勒出贯穿全剧的启示与理性的这一对张力关系,呈现出启蒙运动本身的复杂性:启蒙哲人莱辛一方面批判启示宗教造成的种种冲突,另一方面却也意识到,人离不开传统宗教所给予的归属感。如何处理这个最大却又最有必要的?《智者纳坦》留下的问题至今仍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去回答。

 

9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35】段德敏:托克维尔论权威与自由

10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37】范晔:《堂吉诃德》中的伊拉斯谟幽灵

11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39】宁晓萌:绘画即历史——从梅洛-庞蒂的风格概念看绘画史研究

12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43】张卜天:《圣经》之书与自然之书——释经学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实录 |【未名学者讲座43】张卜天:《圣经》之书与自然之书——释经学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一)

实录 |【未名学者讲座43】张卜天:《圣经》之书与自然之书——释经学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二)

实录 |【未名学者讲座43】张卜天:《圣经》之书与自然之书——释经学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三)

13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49】纳海:灰尘的旅程——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生活中的洁净

 

 

静园雅集

1、纪要 |【静园雅集09】颜榴:贝克特的目光——后现代戏剧漫谈

 

 

文研读书

1纪要 |【文研读书03】绘画与视觉机制——《知觉的悬置》研读会

2纪要 |【文研读书08】休谟与启蒙运动——《大卫·休谟传》读书研讨会

3纪要 |【文研读书12】政治的魔力之手:《国王神迹》中的政治表象与心态史

4纪要 |【文研读书14】从母权制到现代新世界:人类历史中的女性、家庭与社会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巴霍芬就在《母权论》中指出,母权并非某个民族或族群特有的个别现象,而是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多个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个。

 

母权制民族能强烈地感受到世界万物的统一和宇宙的和谐,敏锐地体会到死亡的痛苦和生命的脆弱;他们从自然生命中寻找安慰,双眼紧盯大地。在母权制的伦理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几乎没有限制和约束;强调同胞情谊,没有隔阂和界限;因此母权制的国家也较少内讧和冲突,母权社会中涤荡着温柔的人性气息。母权制消失后,和平也从此消失了。

 

今天,我们重新讨论巴霍芬与母权制,就必须思考,从母权制到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现代世界,人类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巴霍芬的视野中,母权如何超出了婚姻、家庭制度和更广泛的文化、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当下的女权和历史上的母权又有何关系?

 

5纪要 |【文研读书15】毕加索与立体主义——《毕加索传》研读会

 

 

菊生工作坊

1纪要 |【菊生学术论坛10】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历史

 

 

邀访学者论坛

1纪要 |【邀访学者论坛】弗雷德里克布拉哈米:西方的疾病”——十九世纪法国社会思想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2纪要 |【邀访学者论坛】周颖:鸦片与19世纪英国文学

 

 

大学堂

1纪要 | “十九世纪美国的历史遗产学术研讨会及对话会

2学人访谈 | 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昆廷·斯金纳访谈

3、纪要 |【讲座】施鲁赫特: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过去与当下

纪要 |【讲座】施鲁赫特:法律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的比较

4纪要 |【讲座】阿兰·迦耶:从马塞尔·莫斯到社会科学中的反功利主义运动与共生主义

 

《莫斯评论》创刊于1981年,正式发行于1982年,其创立的特殊背景正是为了抵抗经济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各个学科的肆意蔓延。众所周知,18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兴起之时,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就是经济领域。为了描述市场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将人类的本质理解为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的个人利益计算者,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用这个假设来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其他领域则由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负责用其他的专门方法来研究。但是,这种学科之间分工明晰的情况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时候发生转变,当时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既然理性经济人假设如此有效,就应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于是,这一假设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研究当中——人们开始用利益解读诸如婚姻、宗教、教育等几乎所有社会现象,他们相信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人们对于获取利益的渴望。随着这一假设的蔓延,经济学逐渐成为一种最具广泛意义的、总体的社会科学。而最令人震惊的,是除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方法的无节制推广之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开始认同这种经济主义的理论。比如上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雷蒙·布东、米歇尔·克罗齐埃等本来在经济上就支持自由主义的社会学家,开始倡导将理性经济人的理论引入社会学。而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皮埃尔·布迪厄也认同将经济理论引入社会学,在他看来,所有的社会实践在某种意义上都能被理解为一种泛化的经济行为。

 

除了社会学领域,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领域都遭遇了同样的后果。上世纪70年代,约翰·罗尔斯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正义论》,其实是从将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经济人出发,从而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除此之外,道德哲学、人类学甚至是生物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都遭遇了经济主义的入侵,其实这种蔓延也可以视为一种全球化现象。全球化不仅是商品、市场和文化的国际化,更大程度上也是思想的国际化。我们的商品标准、经济意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相信市场是调节主体之间利益的唯一办法。而现在我们对于市场的理解也狭义化了,认为市场仅是金融市场或者是投机的资本主义市场,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被认为只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唯一的目标只有致富。

 

5纪要 |【讲座】阿兰·迦耶:礼物范式——解析、应用和拓展

6访谈 | 阿兰·迦耶:我们恐怕进入了一个反向的极权主义时代

7纪要 |【讲座】让-吕克·马里翁:笛卡尔——感受之思

8、纪要 |【讲座】杨-维尔纳·穆勒:卡尔·施密特与非自由主义民主制的崛起

 

 

文研纪念

1纪要 |【文研纪念01】纪念与传承: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研讨会

 

 

1

1纪要 |【圆桌会议】毛里奇奥·维罗里:共和主义与现代政治

 

 

 

上一篇:科技与艺术